來源: 原創 時間:2022-09-23
9月22日,在國家“雙碳”目標提出2周年、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成立1周年之際,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舉辦了“能源央企服務國家‘雙碳’目標”研討會,助力能源央企踐行低碳轉型。來自清華大學、三峽集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網和國家級經開區綠色發展聯盟等單位的60余位專家和企業代表參會。
中央企業是我國能源行業的主力軍,在落實國家“雙碳”目標的過程中承擔著重要責任。尤其是,能源央企對國家“雙碳”目標的理解,創新企業戰略助力“雙碳”目標的意愿和能力,將對“雙碳”目標的實現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圍繞能源央企在制定和實施“雙碳”目標相關行動方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挑戰,本次研討會旨在搭建學術研究者、政策研究者和企業實踐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幫助提高能源央企“雙碳”行動的科學性與先進性,并對政府部門相關政策的研究制定提出具體建議。
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主任、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教授主持會議。張希良主任介紹了該中心成立一年來,聚焦能源科技創新、碳市場建設和能源央企在實現“雙碳”目標中的作用等課題,在知識創新、政策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并表示該中心未來將致力于推動成果落地和加強知識傳播。
清華大學原常務副校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何建坤教授在致辭中肯定了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成立一年來的豐碩研究成果,并指出作為由大學和企業共建的專門研究氣候治理政策和機制的科研機構,該中心的建立本身就具有開拓性意義。何校長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將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任重而道遠。期待在未來幾年,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能夠在以下幾方面發揮引領作用:(1)抓住碳達峰碳中和領域的一些關鍵政策機制問題,為政府建言獻策;(2)協助地方政府打造若干地方雙碳試點示范的樣板,協助地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3)在知識的創造和傳播方面,走向國際舞臺,把中心發展成為中國深度參與并引領全球氣候治理的一張閃亮名片。他表示,期待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能夠發展成為校企合作的典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蔣希蘅進行了題為《碳達峰碳中和的中國戰略與全球展望——企業的作用》的演講。蔣主任介紹了全球范圍內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和進展情況,開展中國“雙碳”戰略研究的思路以及能源央企助力中國“雙碳”目標的路徑,并指出企業需加大在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蔣主任指出,綠色化、數字化是產業鏈變革的主要方向之一。短期來看,供應成本將有所增加,關鍵原材料和部件仍受制于西方,我們要發揮央企在產業鏈發展中的核心帶動作用,特別是通過核心企業的采購力量,影響產業鏈、供應鏈相關企業的行為,加強基礎和關鍵領域的創新突破。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所長王仲穎分析了中國能源轉型路徑與能源央企新機遇。王所長指出,建立新型電力系統要立足國情,即辯證地看待“立”與“破”。風、光的發展與煤電機組表面上是“立”與“破”的關系,實質是發展與減排的關系;現階段更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眼前需要風、光、煤電融合創新,驅動建立新型電力系統。王所長還指出,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將需要70億千瓦左右的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屆時煤電機組已全部退役,建立新型電力系統將面臨巨大的挑戰,需要風光技術、儲能技術和需求響應的進一步發展,也需要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建立。
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教授、建設管理系副系主任唐文哲介紹了水電如何支持中國“雙碳”目標。唐教授圍繞“雙碳”目標實現路徑、能源需求及可再生能源供給分析、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方向、“雙碳”目標下可再生能源發展相關政策建議等內容進行了分享。
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副主任、三峽集團國際清潔能源研究室主任黃俊靈以《能源央企科技創新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為題進行了演講。黃主任介紹了能源創新鏈理論,分析了國際能源創新實踐案例,并分享了他對能源央企科技創新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思考。黃主任指出,中央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壓艙石,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戰略決策的主力軍、國家隊,中央企業在科技創新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過程中應當充當排頭兵。黃主任表示,在“雙碳”目標驅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的背景下,三峽集團將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一重要抓手,積極投身能源領域科技創新實踐,為清潔能源科技創新鏈的完善與發展做出應有貢獻,努力成為服務國家“雙碳”目標的主力軍。
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教授張達介紹了碳定價機制、全球碳市場及歐盟碳市場相關情況,以及中國全國碳市場的要素設計與特色、配額分配、總量設定與行業基準以及運行情況等。張達教授建議,未來企業應積極推進綠電交易、參與自愿減排市場和充分利用《巴黎協定》下的市場機制,并加快建立碳管理體系。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常世彥,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黨委副書記、副教授麻林巍,國家級經開區綠色發展聯盟秘書長、全球特殊經濟區聯盟中國聯絡處主任宋雨燕,三峽集團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院長李健英,三峽集團電力市場研究中心政策研究處處長許可,以及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副主任黃俊靈等人參加了圓桌討論環節。
嘉賓圍繞能源央企綠色低碳轉型面臨哪些挑戰,能源央企在碳中和技術創新中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雙碳”目標下我國電力市場建設面臨哪些挑戰以及電力央企在電力市場的建設完善中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能源央企如何與地方戰略更好融合共同服務于國家“雙碳”目標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三峽集團戰略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銀生總結指出,在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中,政策與技術同等重要,清華團隊在綠色低碳發展政策領域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他認為,企業是在遵守明確規則前提下創造價值的主體。我國的電力體制改革還在持續推進中,全國碳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也充滿挑戰,中央能源企業在落實“雙碳”目標的道路上沒有太多的前人經驗可以借鑒,需要探索出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李銀生認為今天研討會的質量非常高,有很多新的視角、新的智慧、新的碰撞,他期待與會嘉賓繼續支持清華三峽聯合研究中心的工作,期待中心為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做出更大的貢獻。
(圖片來源:三峽傳媒)
一張圖讀懂能源央企如何服務國家雙碳目標
相關報道:
《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舉辦"能源央企服務國家'雙碳'目標"研討會》(《中國日報》)
《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學者建言能源央企“雙碳”行動科學性》(中新社)
《能源央企服務國家“雙碳”目標研討會成功舉辦》(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