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泛指支持環境質量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與高效利用的資金融通活動,是引導投資流向綠色低碳產業的一種重要手段。
從2012年中國發布《綠色信貸指引》開始,綠色金融從無到有開始了高速發展的歷程。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牽頭出臺實施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成為全球首個由中央政府部門制定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同年,中國擔任G20主席國,首次將綠色金融引入了G20的框架。2017年以來,國務院批準在 “六省(區)九地”開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有效支持了地方產業的綠色發展與轉型。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包括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碳金融產品等多層次的綠色金融產品與市場體系。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統計,截止2021年末,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約為15.9萬億元,境內綠色債券余額約為1.1萬億元。
除了完善自身制度建設之外,中國的綠色金融體系也積極與國際接軌。在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6)期間,中國與歐盟基于雙方現行的綠色金融政策,發布了《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報告——氣候變化減緩》。
清華-三峽氣候與低碳中心依托中國長江三峽集團長期建設運營經驗與清華大學雄厚的綠色產業與金融研究基礎,將系統研究中國及國際綠色金融政策與產品的創新與實踐。通過豐富的政策研究和案例分析,支撐企業利用綠色金融產品開展綠色低碳轉型,并適時為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建言獻策。中心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中國綠色金融政策
聚焦分析中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重點關注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政策的支持范圍、發行方式、融資成本優勢及其對企業綠色項目融資的影響。
· 國際綠色金融發展
緊密跟蹤研究國際主要資本市場的綠色金融政策與產品實踐,重點識別中國企業在海外節能減排項目投資過程中可獲得的綠色金融支持。
· 碳金融實踐與最新發展
重點研究碳資產、碳配額以及碳信用的現貨與衍生交易產品,探討企業如何通過碳金融產品開展碳資產避險保值的管理模式。
· 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信息披露
研究現行氣候監管與金融監管要求下的信息披露要求,為進一步提高企業氣候變化信息披露質量提供行業實施方案與政策建議。
相關政策鏈接:
發布時間 | 發布內容 |
2022/04/21 | |
2021/11/04 | |
2021/07/01 | |
2021/04/21 | |
2021/01/04 | |
2020/05/29 | |
2019/12/30 | |
2018/01 | |
2017/12 | |
2017/03/22 | |
2016/08/31 | |
2016/03 | |
2015/12/31 | |
2014/06/27 | |
2013 | |
2012/02/24 |